外匯局:已有22家支付機構、14家銀行開展跨境外匯結算業務
文章來源:四九八網絡發布時間:2022-08-29 08:38:44熱度:8698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經常項目管理司司長劉斌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署名文章《經常項目便利化助力涉外經濟發展》,總結近年來經常項便利化發展成果的同時,展望未來。
在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方面,劉斌總結外匯局的三個做法:
一是拓寬結算渠道。2013年,試點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辦理,支持符合條件的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跨境電商交易雙方提供外匯集中收付和結售匯服務,便利“買全球、賣全球”進入尋常百姓家。2019年,出臺制度性管理辦法,并同步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可憑交易電子信息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結算,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捷、多樣、低成本的結算渠道。目前,已有22家支付機構和14家銀行可憑交易電子信息辦理貿易新業態外匯結算,年業務量達19億余筆。
二是降低經營成本。支持跨境電商企業扣減境外倉儲、物流費用后軋差進行資金結算,降低資金占用成本;優化市場采購結算機制,銀行可依托聯網平臺記錄的各環節交易信息,便捷辦理個體工商戶委托第三方出口的收結匯,聯網信息平臺商戶也可自助辦理收結匯,減少結算時間及匯兌成本。目前,通過聯網信息平臺自助辦理市場采購貿易收結匯比例超七成。
三是服務小微主體。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小微主體日益活躍,逐漸成為外貿新業態的重要參與者。外匯局積極出臺針對性便利化舉措,為小微主體提供更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政策環境,筑牢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的微觀基礎。年涉外收支2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跨境電商無需名錄登記,全國95%以上小微跨境電商企業因此受益;支持個體工商戶通過個人外匯賬戶辦理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項下外匯結算,促進貿易新業態結算合規便利。
在此之前,劉斌曾在2021年發布的署名文章中透露,截至2021年10月底,已有21家支付機構和12家合格銀行可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貿易新業態提供跨境結算。
本文轉載目的在于知識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作者:四九八科技。禁止轉載,本文鏈接:

您關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

查看更多成功案例
云收單
10年老牌支付專家
新大陸旗下成員企業
400-0591-498
|最新文章
|聚合支付的使用場景
- 餐飲
- 超市
- 酒店
- KTV
|熱門關注